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9月9日,根据县政协关于“双推”工作(即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的倡议,华坪县中心人民小学组织了以“四个一”(即同升一面旗、同听一堂课、同讲一席话、同唱一首歌)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全校1700余名师生参加,县政协副主席李秀清到会指导并作专题宣讲。

同升一面旗 共筑中国梦
上午10:00是人民小学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全校师生齐聚操场,排成整齐的队形面向国旗站立。随着雄壮的国歌声响起,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校师生面向国旗肃立,少先队员高举右手敬队礼,其他师生行注目礼,共同表达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崇高敬意。鲜红的党员徽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鲜艳的红领巾随风飘动,充分展现出人校党员为党育人、甘为人梯的昂扬风貌和孩子们心怀祖国、放眼未来的远大志向。

同听一堂课 共话民族情
县政协副主席李秀清为全校师生开展了一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宣讲。她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标志的一系列重大原创性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为主题的“四个一”活动,是促进各民族深入交流交往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举措。


她强调,在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谁也不离开谁的民族共同体,掌握和使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使用普通话,有利于青少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帮助同学们夯实“中国底色”,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她希望,同学们要在学习成长过程中,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要把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植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

校长周本永说,人民小学是丽江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包括汉族在内的彝族、傈僳族、傣族、回族、苗族、蒙古族等15个民族1761名师生共存共融、共促共进,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推动人校的一步步发展壮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更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石,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用实际行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建设一个更加团结、和谐、繁荣的中华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讲一席话 共抒爱国情
在县政协委员、丽江市优秀教师蒋金惠的带领下,全校师生共同诵读了革命先驱方志敏的名篇《可爱的中国》片段。悦耳的诵读声缭绕在校园上空,仿佛穿越时空,与方志敏同志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可爱的中国》是方志敏的著名散文,写于1935年他在狱中期间,作品以方志敏的亲身经历为背景,概括了中国从“五四”运动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以来的悲惨历史,愤怒地控诉了帝国主义肆意欺侮中国人民的种种罪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通过诵读《可爱的中国》,师生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大家表示,一定要继承革命先辈对祖国深沉的爱,好好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好坚实的基础。


同唱一首歌 共唱团结曲
全校师生共同唱响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歌声悠扬,情感饱满,展现了华坪县中心人民小学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老师们仿佛回到了风华正茂的少年时代,声音更加坚定有力,同时对新一代少先队员寄予了厚望。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身份,同唱一首歌,同寄一份请,师生们的心紧紧相连,共同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

此次“四个一”主题教育活动,不仅加深了华坪县中心人民小学师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和理解,也激发了大家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的强烈情感。校长周本永表示,学校将继续以此为契机,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努力培养更多具有民族情怀、时代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供稿 张洪亮 编辑 张洪亮 审核 周本永